新冠发生已经五年了。

媒体没有学会在重大事件怎么发声,而是到了新年一个个出来献词。

李大钊教授为唤起民众觉醒,创办《晨钟报》时,挥笔写下自己办媒体的宗旨: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。现在听到好像很遥远。现在的媒体已经无法被定义了。

每年元旦基本去柏威年转转。

我刚来的时候买的明信片,想想也过去十四年了。

我都好,明年见。

2025年最重要的是要保守生活。

2024年,最后一天还是像往常一样上班,然后坐着公交车回家。只是最近的确不怎么堵车了。

到现在,一共有两部电影,上映以后,我每周周末都会去看一次,一直看到此电影下线,一共看了三四次。其中一部就是《徒手攀岩》。这是在2019年看的。这是一部纪录片。

我在instagram一直关注主人公,到现在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。365天,不是在攀岩就是在攀岩的路上。2024圣诞节他们也在攀岩。我理想中的人生都没有这么美好。人到了一定年纪,看到他们的生活都会感动。因为他们的生活是有内容的。

再次强烈推荐观看,电影名称:徒手攀岩 Free Solo (2018)。电影导演:伊丽莎白·柴·瓦沙瑞莉 / 金国威

我是一名rss重度使用者。the old reader ( www.theoldreader.com/en/ ) 我每天都会用很长时间,且已经使用十多年了。由于是重度使用者,每年还要交25美元的费用。follow推出以后,在rss使用者中,引起了很多讨论,我也搞了一个邀请码,使用一下。如果不错,可能要转移到follow上了。不过the old reader一直继承了经典互联网的使用方式,自己就是不做客户端,以至于在web端的使用体验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厉害。当然了,我知道更多的人使用的是Inoreader,可是我自己不是很喜欢用。

“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平权”,我非常不同意这个说法。互联网最多实现了知识平权。

地铁里怎么那么多人拿着行李箱,这是放什么假了?

难得中午下班。

有些词语会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和冲动或者是希望,对我来说,听到这些词:从头开始、现场、万家灯火。

现在下班天黑透了。开始白天会逐渐变长。

12 年前,著名设计公司「青蛙设计」的创意总监 Scott Jenson,就大胆做出预言:未来 App 必然消亡。在 Jenson 的设想中,未来会有一种智能发现服务,当你与现实世界交互,手机就能实时通过蓝牙、NFC、GPS 和 Wi-Fi 等方式,知道你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服务,通过轻量级应用的方式提供。

我依旧相信这一预测。

《春天情书》这部电影真好看。尽管只看了一个大概。

公路两侧的大红灯笼都挂上了,又要过年了。

比起星巴克,我发现更喜欢Tims多一点。可能我更喜欢红色。

今天也很温暖。

今天很冷。

对于一切,既不会有过高的期望,也不会绝望,保持热情。

Google one 涨价了。

白天天气虽然不错,还是很冷的。

周末带小朋友去城市音乐馆。

惘闻乐队。

大连城市音乐馆,名人堂。谷建芬是中国流行乐的一面旗帜和开拓者。他的学生特别多,比如刘欢、毛阿敏、那英、孙楠等等。我小时候最常听到他的歌曲是,歌声与微笑。

特别喜欢去恒隆广场逛逛,都有亲子厕所。

人类非人化是:在虚拟世界中,别人不会根据你的真实身份来评判你,而是根据你如何表现自己来评价你。

我们利用社交媒体来观察我们想要的生活,但从未真正体验过,这既精彩,又可悲。

科技进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,也有消极的一面。积极的一面: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。消极的一面:我们可以做更多事情。

由于人类的进步和现代设备的出现,我们现在面临的干扰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。

如果你是父母,你就无法逃避一些家务。你必须以某种方式逗你的孩子开心,喂他们吃饭,上班,给他们讲故事,逗你的妻子开心,修理家里的东西,同时还要努力追求一份有意义的工作或者事业。

每个有创造力的人都受过诅咒,他们渴望开始更多他实际上无法完成的事情。他脑子里总是有一个很酷的新想法,听起来比他目前正在做的项目好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