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ssage
我基本上每两三年都会看一遍1980年拍的电视剧周润发版的《上海滩》。我感觉已经很难再拍出这么优秀的电视剧了。里面包含了将近20个当时顶级的编剧,一起完成了这部电视剧。这部剧,在我大学毕业以后,非常困难的时候,影响了我。这里面包含了人性、职业、理想、抱负、憧憬、平淡、友情、爱情、生活、挣钱……;还有国家和自己的关系,其实跟我们理解的有国才有家是不一样的,正好相反。
说话动作有点多,导致小孩子模仿我。真是应了那句话,对于听不到音乐的人来说,跳舞的人就是疯子。
所有可有可无的东西,一律可无。
每年固定的时间都会去星海广场找固定的地点拍一张全家照。去星海拍是因为离的近。现在连续三年没有拍过了,仅仅是因为自从宝宝出生以后,完全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了。生活也被完全占满,一点缝隙都没有。有时候看到带孩子的女人们和男人们还能做这个,做那个,我也是太佩服他们了。
媒体是什么,往往用来维护立场和利益的,不是表达思想和认知的。
天气依旧不冷。
不管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,会越来越恶劣,做好防护,充实现在的生活,保持成长,少说话,静观其变。
ChatGPT 的回答的确比Google Gemini 的回答更专业和准确。
本站点数据迁移完成🎉
数据迁移测试。
在相亲市场上,人们竞相追求的相亲对象不一定让人感情幸福。
一切都很好,但没有人快乐,金钱对于快乐的影响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。思维限制我们追求快乐的一个关键是:由于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。
我一直以为鹿晗是一个女的。
正事拖拖拉拉,爱好雷厉风行。
李大钊教授为唤起民众觉醒,创办《晨钟报》时,挥笔写下自己办媒体的宗旨: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。现在听到好像很遥远。现在的媒体已经无法被定义了。
我都好,明年见。
2025年最重要的是要保守生活。
2024年,最后一天还是像往常一样上班,然后坐着公交车回家。只是最近的确不怎么堵车了。
“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平权”,我非常不同意这个说法。互联网最多实现了知识平权。
地铁里怎么那么多人拿着行李箱,这是放什么假了?
有些词语会让人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和冲动或者是希望,对我来说,听到这些词:从头开始、现场、万家灯火。
12 年前,著名设计公司「青蛙设计」的创意总监 Scott Jenson,就大胆做出预言:未来 App 必然消亡。在 Jenson 的设想中,未来会有一种智能发现服务,当你与现实世界交互,手机就能实时通过蓝牙、NFC、GPS 和 Wi-Fi 等方式,知道你现在需要什么样的服务,通过轻量级应用的方式提供。
我依旧相信这一预测。
《春天情书》这部电影真好看。尽管只看了一个大概。
公路两侧的大红灯笼都挂上了,又要过年了。
比起星巴克,我发现更喜欢Tims多一点。可能我更喜欢红色。
对于一切,既不会有过高的期望,也不会绝望,保持热情。
人类非人化是:在虚拟世界中,别人不会根据你的真实身份来评判你,而是根据你如何表现自己来评价你。
王兴说过,大部分人为了避免真正的思考,愿意去做任何事情。
2岁左右的时候,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机器猫电影,结果进去不到一分钟就说害怕,急急忙忙抱着出来了。
一个输红了眼的人,要求不会降低,只会更高。只想着用最好的翻盘。最后成了赌局。
字节跳动的 AI 即梦升级 2.1 ,可以做中文的海报、封面,诸如此类的东西。我就想跑去试试,结果不允许我登录,要求我必须先去下载抖音。我没有抖音,就不让我用。不止是抖音,知乎也封闭了入口,如果不登录账号的话,就看不到回答全文。我很早就卸载了知乎,结果用密码账号登录网页都不行。在古早时代的互联网,注册登录方式起码有邮件和手机两种,后来又增加了社交网络账号授权登录。即便是在今天,我用OpenAI这样的网站或App,也允许我使用多种注册和登录方式,甚至还支持 Google ID、Apple ID、FaceBook ID。当我在 2024 年被网络户口阻拦时,有种不知今夕何年的感觉。
人在忙碌的时候,经常是不思考的。可能是忙到没时间去想任何东西。
工具就是拿来用的。由创作者来使用,由创作者来决定。
洽洽瓜子质量真不稳定,三包瓜子,两包像坏了一样。不止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了。那些有滋味的瓜子,里面不知道加了多少调料和科技狠活。